阿里巴巴在成都落地了一家新零售线下店。经过三个月的试运营,阿里新零售平台改造的首家线下试点店客流同比去年增长了5倍,店铺销售业绩提升了3倍左右。坪效提升了3.5倍。连带率从原来的1.3提升到现在的3.8。
那么,阿里是如何改造首家线下零售店的?
数据选品
阿里改造的素型店是一家服装服饰店?其实不然,因为其1500平米的面积内,商品品类的跨度之大乍一看也是很令人吃惊的。
VR暴风眼镜、基本生活的茶具、优品的秤、雅梦的美容仪、罗辑思维的书籍……这些看似与服装店不搭的商品都集合到了这家店,并且购买轻松,所有品类都可以套选,陈列都是复合型的——比如,洗护跟香薰放在一起;浓郁森林系为主题的女性受众服饰店,搭上了部分意树品牌的男装;香薰、精油、美妆洗护、家居家纺、食品咖啡、茶品等大面积出现在一家服饰门店,甚至还有书吧、咖啡吧,而这些品类的跨界混搭给素型门店贡献的关联销售比较可观:生活区销售可以占到28-30%的比例。茶品占非标品类每月销售份额的20%。家居品类占非标品类销售份额的15%。
品类组合逻辑的来源于阿里的大数据分析。
这家店所在的成都凯德金牛购物中心位于成都北部,是一家社区型购物中心。店本身是会员型的集合店,定位女性会员。阿里新零售项目团队首先根据阿里的大数据,包括淘品牌的消费排名,关联销售,对购物中心方圆5公里的用户数据源进行了调取和消费偏向、消费属性的画像分析,和需求整理,以此确定素型店的商品结构、价格带以及店铺选品。
举几个例子:
1、用大数据帮助分析出,在店所在的成都北部区域,最受欢迎的品牌、款式是哪些?由此能将海量商品按照门店所需进行精准化筛选,降低门店库存风险,提升资金周转率。
2、在店铺改造的整体装修设计当中,规划区域的时候,阿里发现周边服务的人群的偏好,一个是茶,一个是家居。因此,这家店拿出两块面积来做茶品和家居用品的销售。
3、看上去整体上是面向女性受众的服饰集合店,但考虑到逛街的男性购物需求,匹配了一定比例的男装和调性匹配的男装品牌。
消费偏向和消费属性的画像形成后,这家店的客群精准到了25-35岁女性消费者。
门店从装修风格到店内陈列方式到商品组合方式到售卖的商品因此都围绕这个定位而服务——选品上,不断用数据筛选、匹配出的合适这家店核心客群的品牌商家。
店铺内品类按照大数据匹配出的消费偏向进行跨界混搭组合、编辑——从原来以经营服饰,鞋、配饰为主,搭出服装占28%,鞋、包、配饰占50%,洗护、美妆、家居、茶品及休闲等占22%的真正意义上的生活集合店。
数据对商品陈列、品类组合和编辑卖场的效果,还体现在连带率。
在一般的传统线下门店,连带率达到2就是线下店非常好的业绩。这家店去年8月份是3.8,9月份到10月份,连带率达到4。目前门店的数据分析还只是基于LBS地理位置和阿里大数据应用的第一阶段,阿里还会在会员到店后进行消费记录包括浏览商品轨迹的到店行为分析,基于会员的打通,在顾客完成支付的时候,进行数据的沉淀。而数据沉淀后一定时候,会员数据就可以运营,包括会员近期的复购率、购买情况等都可以掌握,结合线上的分析,可以进行有别于传统门店更为精准的营销推荐。
供应链改造
阿里新零售目前在尝试的第二个价值挖掘是B2B,改造线下供应链。
线上线下“同一盘货”的“商品通”首先难在线下店很多并不控货。由此,阿里新零售中的全渠道破题也尝试从供应链源头解决“商品通”。
阿里新零售平台建立了一个线上的B2B供应链平台,让淘品牌和线下商家达成在线签约、在线交易和在线供货,由此,信息会留存在平台。商家基于零售商的数据来进行供货。
通过数据选品、在线供货,实体店铺的供应链可明显缩短。例如,线下服装行业,通常需要提前9个月订货。而阿里零售的门店,只需提前1个月,便能向淘品牌订货。
以往供应链周期长,在于商家很难预判和实时掌控市场流行趋势的变化。数据分析的导入一定程度上能指导完全人工经验主导的商家,加速上新,实现“款多量少”订货,并有效降低库存风险。
线上线下交互
亚马逊新零售店是对消费者的进店、购物收银和退换货的三大场景进行了革新式探索,实现线下无现金购物流程,无需排队等候人工收银,线上线下商品价格信息打通、同步,会员也实现线上线下的闭环,最终的目的是让消费者感觉便利,极大地释放消费者的购物欲望。
阿里的新零售则是通过技术和工具赋能线下零售店,从门店选品、关联销售、留存沉淀数据、提供线上会员服务等全场景化的数据支持,连接人与人,人与商品,改造下单场景、交易场景来实现购物的便利化。
目前,阿里新零售店能够做到的是:
线上线下实时同款同价。所有商品都有一款二维码标签,扫商品标签二维码,会出现实时的线上销售价格,顾客可直接在前台买单,或者直接用手机在线上买单,商品则可以选择门店现场自提或选择快递到家。这样就实现线下店铺的“24小时不打烊”。而这背后的解决方案不只是一个单一的支付环节,而是包括高德提供选址数据,菜鸟提供商品物流信息,支付宝提供支付方案,以及天猫、淘宝提供的选品、商品相关性、会员服务等全商业链路场景化的解决方案。
可见,阿里新零售的思路是希望通过选品——供应链反应——资金周转——支付下单,用技术工具来提升整体线下店铺商品流通速度,同时在消费者端提供便利。包括服务工具上,阿里新零售的解决方案是用一个POS集成收银体系和ERP系统,解决收银、退款、打印小票等所有进销存工作,提升人效。
阿里新零售也开始识别和抓取顾客的消费行为。比如即将上线的御膳房的一个项目是,会抓取门店中所有区域消费者在每个路线当中的热度、停留时间,对于门店当中商品保持关注的时间长短,试穿频次,以此来调整门店商品的规划,和商品的选品,以及陈列方式。
比如通过抓取的门店动销率,通过门店主销区和次销区的分别,可以把门店过季的商品,和销售额比较低的商品在某个区域进行集中的展示、打折、促销,或者处理。提升商品动销率。
阿里新零售对线下购物场景的改造还包括将线下门店打造成与线上交互的“秀场”。
传统的线下门店的营销玩法无非就是打折、赠品等,阿里新零售门店设计了一个线上直播的功能,在门店开辟了一个线下体验的“秀场”,开业至今已经试验了很多品牌厂家互动的直播活动。此后阿里还将整合资,届时,很多淘品牌将把新品发布放到线下的秀场,整个新门店的消费者体验将形成“买完了以后可以秀”的展示的平台,门店成为一个互动营销的线上线下交互的新体验场所。直播、秀场等玩法的引入,也能改变门店导购的服务场景,使后者不再局限于实体店的销售服务工作,比如闲时做电商客服,忙时则做实体店销售服务,提升人效。
概括来说,阿里的新零售试验,寻求的是全商业场景化的解决方案。目前主要的手法是依靠大数据,基于顾客LBS地理位置为线下店做客群定位、选品匹配、和关联销售,最终用有联想的、体验式的场景陈列,便利的会员服务,勾起消费者强烈的购买欲望。这种探索设若成功,就是对线下消费动线和消费场景的改变。